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發布2023年第1號公告,第19屆CITES締約方大會管制物種新附錄今日生效
國家瀕管辦2023年2月23日消息(https://www.forestry.gov.cn/main/4461/20230223/143021752206358.html),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19屆締約方大會于2022年11月14—25日在巴拿馬舉行,會議對《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做出若干修訂,并調整了一些物種標準命名。根據《公約》秘書處2023/015號通知,現將修訂后的《公約》附錄予以公告。請遵照執行。
特此公告。
根據這個最新版本的附錄內容,緬茄屬非洲種群,卡雅楝屬非洲種群,紫檀屬非洲種群于今日(2023年2月23日)正式進入CITES附錄II,開始實行《公約》所要求的國際間貿易環境許可證制度。由于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東亞幾個國家對廉價優質木材原料的巨大需求,非洲多種產出重要商品木材的植物種群在最近二十多年呈現急劇縮減的趨勢。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華盛頓公約(CITES)》組織在最近的幾屆CITES締約方會議和植物委員會會議后,大幅擴充了木材類樹種的管制附錄名錄,依據來自現場生態環境的科學調研工作、進出口貿易數據,以及物種相似性原則(特別是同屬不同種)。以下截圖:最新CITES附錄中文版部分節選,下載地址
https://www.forestry.gov.cn/html/main/main_4461/20230223142802424764291/file/2023022314285256450228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