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中的“婀娜少女”
導 讀
香幾,是焚香祈禱、承放香爐的家具。香幾屬于高足家具,大多居中設置。
▼
在古代社會里,人們講究“尊祖禮神”,經常舉行祭祖、拈香行禮的儀式,于是香幾作為承放香爐的家具,自然不可避免的成為這些場合中的必備之物。
從“焚香操琴”、“焚香沐浴”、“明窗凈幾、焚香其中”等詞語中可看到古代貴族日常生活中香煙繚繞的景象,顯示了古代漢族文人對絕俗優雅的生活情趣的追求,焚香置爐的香幾成為庭室的必備家具就在情理之中了。不過香幾有時也可他用。
香幾屬于高足家具,不論其放在室內還是室外,大多是居中設置,四面無依附物,所以為了達到從各個側面觀看均相稱宜的效果,香幾在形制上多采用曲線形的結構,腿柱以五足居多,三足、四足、六足的也比較常見,造型委婉流暢,腿足做成三彎腿形式,而且多帶有托泥裝置,從而使它的基本造型顯得典雅而穩重,營造出修長優美的形態。
凡香幾大都是有束腰的,而且多為高束腰,這樣看起來高挑玲瓏,從而大大提高了它的觀賞性。在明代,香幾的制作已經異彩紛呈,造型變化多樣,除圓形外,還有梅花形、多邊形、葵花形等,形制繁多,多彩多姿,充分說明了當時的制作工藝水平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超水平。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箋燕閑清賞》里曾詳細提到了香幾:“書室中香幾之制有二,高者二尺八寸,幾面或大理石、岐陽瑪瑙等石;或以豆柏楠鑲心,或四八角,或方,或梅花,或葵花,或慈菰,或圓為式;或漆,或水磨諸木成造者,用以擱蒲石,或單玩美石,或置香椽盤,或置花尊,以插多花,或置一爐焚香,此高幾也。”
到了清朝,香幾的制作更繁雜,在束腰上有大面積的雕飾,整體造型上仍然穩重凝華。清代的香幾,造型更趨于多樣化,從清中期的江蘇文人李斗的著作《揚州畫舫錄》里反映出來,“小室中有天香小幾……小幾有方、圓、三角、六角、八角、曲尺、如意、海棠花諸式。”從記載中可以看出,清代香幾的制作工藝還很先進。
香幾除了承放香爐和香熏的實用功能外,還可以作為雅室中的擺設,具有非常強的裝飾性。比如可以在上面陳列花瓶、盆景等,當作花幾使用。香幾的使用大多成組或成對,但也有單獨使用的,如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所云:“明窗凈幾,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由于香幾獨特的外形特征,以及其功能的多樣性,從其出現之日起,尤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
其實,現代生活中,在廳堂放置一張具有中國古典特色的香幾做點綴,使其與室內的現代家具形成強烈反差,營造出現代都市人的懷舊情結。
香幾盛行于明代,入清以后就漸漸不流行了,隨之出現了由方形或長方形香幾繁衍出來的茶幾?! ∠銕滓运难b飾性見長,因此,香幾在崇尚裝飾的現代又是流行開來。加之它幾乎可與任何家具相配,所以在很多環境下都有它的身影。當然它已不再是置放香爐,而是與花草古玩盆景等一起點染空間??梢哉f,哪里有了香幾,哪里就有了生氣,它婀娜窈窕的身姿,仿佛是溫雅嫻淑的少女,時時伴在人們的左右,給生活增添美好與愉快。
可能正是香幾的尊貴氣質吧,人們在制作它的時候,也經常使用紫檀、香枝木、酸枝木等上等材料,并盡量將工做細,似乎這樣才與它的身份相配。